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0年10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中聖書院 - 2020年10月

多元成長 專注正向發展 尋找每位學生的獨有光芒


「成長是多元的,學生不可能出自同一個模子,應有自己的創意和思考模式,而學校應尊重他們的獨特性,配合他們的個性發展。」
中聖書院 陳惠華校長

四十多年來,中聖書院一直秉持著「愛望誠信 尊己立群」的育人宗旨,以基督精神改變年青人的生命。陳惠華校長相信每位學生都是寶貴的禮物,有各自獨特之處和強項。陳校長帶領教學團隊,發揮和持續學校的優勢,在充滿關懷氣氛的校園裡協助學生正向發展。

推動正向教育 革新教學模式

中聖書院致力推動正向教育,學校參加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賽馬會聯合舉辦的正向成長計劃,讓老師學習專業的正向成長思維方法,營造關愛校園的氣氛,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及能力。不僅如此,學校更在有關正向成長發展的國際會議上成為樣本學校,指出校內學生的成長思維模式有顯著提升,更超越不少先進國家,成績有目共睹。未來,正向上課模式會向各級別發展,從科組到各年級,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。

此外,中聖書院同樣重視學生語文發展,並在本學年推行中文科教學變革。在日常教學中提升聽、說比例,學生透過多發表、多朗讀及多聆聽,有效掌握及分析文意。與此同時,學校亦會制定不同程度的測驗卷,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況選擇測驗卷。藉著這些教學變革,逐步建立學生的能力感,讓學生明白到自己是有能力做到的,從而建立考試信心。

尊重學生獨特性 建立能力感

陳校長指出:「成長可以多元,學生不可能出自同一個模子,每個特質都可能是成功的基礎。因此,學校尊重他們的獨特性,用新思維配合他們的個性發展。」學校特別提供不同嘗試機會,幫助學生發掘個人特質及潛能。在中一級的常規課程中,學生會到藝術與科技教育中心(ATEC)參加科技課程,從中培養對科技創意設計的興趣。除此以外,學校也開辦不同類型的聯課活動小組,包括龍舟隊、田徑隊、烹飪小組、編織小組等,讓每位學生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興趣和長處,並加以發揮。

中聖書院除了傳統學科外,也把戲劇科納入正規課程內,讓學生表現自己。在戲劇科課程裡,學校提供表演舞台,讓學生學習演戲技巧,也會分析及創作劇本,增強自信心之餘,也能體現團體合作的互助精神。而具有表演天賦的學生更可以加入由專業導師帶領的聯課活動小組,學生有機會參與大型音樂劇,充分展現創作潛能和表現自己的天份。

以「愛」之名 導向正向成長路

在充滿基督精神的校園裡,老師或是學生無時無刻都能感受到「愛」的氛圍。在新學年開始前,學校會為老師舉行退修會,為老師打打氣,同時建立良好的同儕關係。此外,老師參與香港中文大學的「正正得正」計劃,學習結合「關顧學生需要」、「回應策略」及「課堂管理」的「RCM策略」,以及「6A的力量」:
接納(Acceptance)
關愛(Affection)
責任(Accountability)
欣賞(Appreciation)
時間(Availability)
權威(Authority)

學校將由今學年開始,全面推行「正向班主任」及「正向班團」策略,班主任會比平時早10分鐘到達課堂,歡迎學生回校,同時分發信息及日程表,訂下上課天的基調;又會與同學交流,建立有效的溝通橋樑。學校更舉辦多次中一晚會,請家長到校分享交流,透過家校合作,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。陳校長笑言:「正向教育與學校教育理念配合,我們要做的就是接納每個人的特質,並找對的策略和利用正向教育幫助學生成長。」

教育傳媒

陳惠華校長 陳惠華校長
「正向成長計劃」讓老師學習專業的正向成長思維方法,共同營造關愛校園的氣氛。 「正向成長計劃」讓老師學習專業的正向成長思維方法,...
師生小組愉快享用午餐。 師生小組愉快享用午餐。
「正向交流日」花絮,師生一同感受到「愛」的氛圍。 「正向交流日」花絮,師生一同感受到「愛」的氛圍。
中聖書院外觀 中聖書院外觀
返回上一頁